风云三号G星首套图发布

5月15日,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降水星)首套图正式对外发布。此次发布的风云三号G星上配备的六大载荷的监测图像,展示了不同层次降水的三维立体结构,有利于更好地监测和预报灾害性降水系统。

风云三号G星六大载荷包括降水测量雷达、微波成像仪(降水型)、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降水型)、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等4台业务载荷和短波红外偏振多角度成像仪、高精度定标器等两台试验载荷。

5月7日,华南出现强对流天气系统,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风云三号G星清晰捕捉到这一降雨云系的三维立体结构。


(资料图)

5月7日16时35分,风云三号G星降水测量雷达捕捉到海南与广东阳江附近降雨。图中显示的是从地表开始3.75公里到6公里的降水系统三维立体结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专家介绍,降水测量雷达是风云三号G星上的主载荷,也是国内首台星载降水测量雷达,主要用于灾害性天气系统的降水监测。它采用了Ku+Ka双波段,可清晰观测台风、暴雨、暴雪等降水系统的内部三维立体结构。

微波成像仪(降水型)是风云三号02批微波成像仪的升级版,首次实现大气窗区和探测通道的一体化设计,探测通道达到26个,有效增强了卫星对降水、大气温湿度廓线的探测能力。它主要利用设置在大气窗区和氧气及水汽吸收线附近的微波通道,捕捉降水云中的水凝物资料,用以协同反演降水参数。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降水型)首次实现我国气象卫星光学成像仪的全部通道星下点500米空间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可见光云图清晰可见对流云团的精细化云顶结构。

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NOS-II)可接收北斗和GPS两个导航系统的掩星信号,每个导航系统每天可观测大气掩星事件大于500条,全球分布均匀,为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监测提供高精度高垂直分辨率的对流层平流层大气弯曲角、大气折射率、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廓线。它的海面归一化雷达散射截面和陆表反射率,可提供台风等极端天气海面风速产品及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湿度产品。

风云三号G星上配备的试验载荷短波红外偏振多角度成像仪,使国内首次具备短波红外波段的偏振多角度卫星观测能力,它获得的偏振信息呈现独特的“云虹”特征,可用于有效识别水云,反演云滴有效半径,提高在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和地球环境等领域监测能力。

高精度定标器首次开展在轨太阳交叉定标技术验证试验。它采用与太阳交叉定标技术获得高精度地球反射率数据,为其他可见/近红外仪器提供空间辐射定标基准的能力。

风云三号G星于4月16日9时3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继美国、日本联合发射专用降水测量卫星后,国际上第三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责任编辑:韩梦晨)

关键词:

    快讯

    首个使用偏振的超快光处理器面世 计算密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光的偏振来实现最大化信息存储密度的设备。新研究使用多个偏振

    来源:科技日报 22-06-20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青海:重点支持黄河上游光风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融资

    3月15日,青海省发改委发文称,积极推进金融战略合作加大黄河青海流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其中提到,2022年,青海省发展改革委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