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述评:中国芯片业加速自立自强

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22日报道,中国加快构建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等供应链。在美国强化半导体领域对华出口管制的背景下,中国国产制造设备销售额增至5年前的6倍,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逾30%。在政府支持下,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领域的大型制造商加大投资力度,官方和民间共同努力,与美国抗衡。

报道称,4月18日至19日在广州举行的半导体供应链相关会议上,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迎来发展黄金期。


【资料图】

据行业团体统计,2022年国产设备市场规模超过520亿元人民币,约为2017年的6倍。

另据媒体报道,中国厂商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由2021年的21%上升至2022年的35%。

报道称,在广州召开的会议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科磊公司、泛林集团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等作为赞助商出现,它们在中国寻觅商机。

美国等国大型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发力,是因为中国该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一,相关制造设备市场规模也是同样。据统计,美国三大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2022年销售额约三成来自中国市场。

报道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对象主要在尖端技术领域,成熟领域的制造设备出口仍可进行。一名外资企业高管表示:“如果失去中国业务,则企业总体营收状况恶化,研发也将受到负面影响。”

报道称,对于半导体行业而言,中国市场不容忽视。

对于中国芯片业发展,日本《日经亚洲》杂志网站4月20日发表文章称,美国的制裁不会阻止中国芯片产业崛起。

文章称,近年来,美国逐步限制中国企业购买先进芯片制造技术的能力,其目的是扼杀中国的本土半导体产业。

不过,虽然中国大陆企业的半导体能力目前无法与台湾地区、荷兰或美国相提并论,但它也并非从零开始。自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半导体生态系统领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眼下,中国似乎很可能会在短期内摆脱美国的束缚,其芯片行业最终将会从困境中崛起。

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数据,如今中国公司约占全球芯片制造总产能的10%。根据半导体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在2020年全球芯片销售中所占份额为9%,领先于台湾地区,仅次于欧盟和日本的10%。

美国政府2022年10月宣布的限制措施主要适用于更先进芯片的制造技术,其意图是限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弹道导弹方面的进步。

文章称,尽管在芯片技术方面仍落后于世界领先者,但中国已经证明,随着时间推移,它可以将新兴行业——无论是高铁、电信、电动汽车还是社交媒体——推向主宰地位。

关键词:

    快讯

    首个使用偏振的超快光处理器面世 计算密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光的偏振来实现最大化信息存储密度的设备。新研究使用多个偏振

    来源:科技日报 22-06-20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青海:重点支持黄河上游光风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融资

    3月15日,青海省发改委发文称,积极推进金融战略合作加大黄河青海流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其中提到,2022年,青海省发展改革委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