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水生微生物有复杂的光能转换机制


(资料图)

新华社耶路撒冷3月8日电(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以色列理工学院日前发表声明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水生细菌等微生物的光能转换机制比以前所知的要复杂得多。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图为2015年3月29日,在塞内加尔玫瑰湖,当地居民在湖边收盐。(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声明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会生成高能量的三磷酸腺苷分子,将光能转化为新陈代谢可利用的化学能。与此类似,一些生活在见光水体中的细菌也可合成三磷酸腺苷转化光能,但这个过程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声明说,视紫红质是细菌用来产生三磷酸腺苷的光驱动“质子泵”,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视紫红质由可吸收光线的视黄醛分子所激活。视黄醛吸收绿光,而另一种叫作“捕光天线”的类胡萝卜素分子,能够接收到一些视紫红质无法利用的紫蓝色光,并将能量转移到视紫红质分子,从而增加视紫红质所产生的能量。

研究发现,生活在海洋和湖泊水体浅表层的细菌中,有一半含有视紫红质分子,而“捕光天线”分子仅在两种罕见的细菌中发现。研究认为,能够吸收蓝光是一种生存优势,因为蓝光能渗透到水下更深处。而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那么有可能还有更多会利用“捕光天线”的细菌未被发现,或者利用类胡萝卜素探索细菌能量供应的新途径。总之,这些“捕光天线”分子可能对全球湖泊和海洋中视紫红质的光营养以及整个食物链产生影响。

关键词:

    快讯

    首个使用偏振的超快光处理器面世 计算密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篇论文,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光的偏振来实现最大化信息存储密度的设备。新研究使用多个偏振

    来源:科技日报 22-06-20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青海:重点支持黄河上游光风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融资

    3月15日,青海省发改委发文称,积极推进金融战略合作加大黄河青海流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其中提到,2022年,青海省发展改革委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